首页

国产免费调教视频

时间:2025-05-29 22:51:17 作者:包粽子制香囊穿汉服 华裔大学生和外国留学生在南京体验中华文化 浏览量:70100

  中新网南京5月29日电 (施红 朱晓颖)学习挑粽叶包粽子、碾香料制香囊、尝试汉服妆造……28日,“同乡共井·寻味秦淮——华裔新食代”端午传统美食文化体验活动在南京金陵高等职业技术学校(江苏省中小学生职业体验中心)举行,近20名在南京各高校就读的华裔大学生、外国留学生体验中华传统文化。

在南京就读的华裔大学生、外国留学生学习包粽子。中新网记者 朱晓颖 摄

  “在南京过端午节,通常包的粽子有四角粽、三角粽、异形粽等。大家先捏起三片粽叶,卷成漏斗状,再选择甜口或咸口的馅料塞入其中、压实,用粽叶将口封住,用绳子把粽子扎紧。”当天,南京金陵高等职业技术学校的老师向华裔大学生、外国留学生介绍中国端午节的由来、端午节习俗,并手把手教学生们包粽子。

  在制作香囊、汉服妆造体验环节,华裔大学生、外国留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挑选艾草、陈皮、薄荷、茉莉、玫瑰、薰衣草等原料放入研磨器里,进行手工研磨,将磨好的香料装进香囊里;在南京金陵高等职业技术学校美容美发专业学生的帮助下,女生们盘起不同造型的中式发髻,佩戴上流苏珠钗,换上汉服,体验中式美学与浪漫。

在南京就读的华裔大学生、外国留学生学习包粽子。中新网记者 朱晓颖 摄

  就读于南京艺术学院的马来西亚留学生雷家悦告诉记者,曾祖父祖籍为中国海南省,他是家族中的华裔第四代。在马来西亚,华侨华人在端午节有吃娘惹粽的习俗。和南京的粽子不同,娘惹粽的颜色是类似青花瓷的蓝色。“这次在南京第一次尝试自己动手包粽子,尝试本地粽子的味道,这样的体验很有趣,感受到犹如家庭亲情的温暖。”

  就读于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的印度尼西亚双胞胎姐妹杨舒淳、杨舒湄表示,她们对中华传统文化都很感兴趣,为此一同到访六朝古都南京,进入高校求学。此次第一次试穿中国古典服装、佩戴发簪的经历让她们难忘。

就读于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的印度尼西亚双胞胎姐妹杨舒淳、杨舒湄试穿中国古典服装。中新网记者 朱晓颖 摄

  南京市秦淮区台办主任、侨办主任江颖在致辞中表示,端午节是中华民族传统节日。2009年,中国端午节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成为中国首个入选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节日。南京是中国六朝古都,希望华裔大学生、外国留学生在南京多走一走、看一看,通过文化体验,成为中华文化的传播者、文明互鉴的实践者、创新传承的探索者。

  当日,参与体验活动的华裔大学生、外国留学生获颁相关证书,并集体合影留念。(完)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中国石化成为哈萨克斯坦聚乙烯项目股东

中国新闻社,简称“”,是以对外报道为主要新闻业务的国家通讯社,是以海外华侨华人、港澳同胞、台湾同胞和与中国有关系的外国人为主要服务对象的国际通讯社,现为中央主要新闻单位之一。

南开大学政治经济学研究中心主任、教授逄锦聚,山西省太原市万柏林区兴华学前教育集团总园长、教师安慧霞,内蒙古自治区巴彦淖尔市临河区第二中学副校长、教师贺来虎,东北林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李坚,复旦大学化学与材料学院院长、教授赵东元,浙江省金华师范学校附属小学党总支书记、教师俞正强,安徽省蚌埠工业与商贸职业技术学校教师杨梅,江西省萍乡市芦溪县特殊教育学校党支部书记、校长、教师刘小清,湖南省长沙市雅礼中学校长、教师王旭,云南省文山州广南县莲城镇北宁中心学校落松地小学教师农加贵,西藏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张艾平,新疆农业职业技术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党总支书记、院长、教授王学利。

春季文旅全面开“花”!消费市场释放蓬勃活力

他进一步表示,今年赤字率按3%安排,赤字规模是4.06万亿元(人民币,下同),比去年年初预算增加1800亿元,通过统筹各类财政资源,安排财政支出达到了28.5万亿元,比去年增加1.1万亿元,保持了较高的支出强度。“考虑到去年四季度增发1万亿元国债,大多是在今年使用,实际上支出效果将更多体现在今年。”

时政Vlog丨欢迎南太平洋的新朋友瑙鲁

今年我国强降雨过程多、历时长。针对一些地方发生道路塌方、堤防决口、桥梁垮塌等,习近平总书记第一时间作出重要指示,要求最大限度减少人员伤亡、切实保护好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7月25日,中央政治局常委会召开会议,研究部署防汛抗洪救灾工作,要求牢牢把握工作主动权,坚决打赢防汛抗洪救灾这场硬仗。

全国秋粮收购超4000万吨 中晚稻市场运行平稳

从蒙古族服饰、满族旗头、清代指甲套、酒杯、银碗,到煤油灯、洗衣板、便脚布鞋、犁杖、饸饹床子……看到这些老物件,村民都有故事说。小庙子村的会计武凤山指着一双黑布鞋说:“它叫‘便脚鞋’,我小时候就穿过,两只一样,不分左右。”

相关资讯
热门资讯
链接文字